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第1封:起点不决定终点 第2封:运气靠策划 第3封:天堂与地狱比邻 第4封:现在就去做 第5封:要有竞争的决心 第6封:为前途抵押 第7封:最可怕的是精神破产 第8封:只有放弃才会失败 第9封:信念是金 第10封:忠诚于自己 第11封:贪心大有必要 第12封:地狱里住满了好人 第13封: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第14封:做傻的聪明人 第1...
从怀孕生子开始到孩子长大成人,家庭教育都是不可缺失的一部分,甚至是重中之重的部分,历数家庭教育七宗罪,妈妈可千万别犯啊。 七罪之一:过分溺爱扼杀天性 在世界各国的家庭教育中,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溺爱程度当仁不让地名列前茅。这种溺爱,是人性中爱的一种畸形心理,这种非常态的爱被放大以后,温柔变成一副枷锁,疼爱化做一个圈套。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这样一段经典的话:“一切都给孩子,牺牲一切,甚至牺牲...
高考前家长如何配合孩子? 孩子复习迎考,家长究竟做些什么才能有效帮助孩子呢? 2009年4月,正是许多孩子为高考做最后拼搏的时候,一个山西大同母亲拨通热线,一定要跟咨询师聊聊孩子的事情:我们一家人现在都以孩子为中心,为了孩子高考,我辞去了工作,在家全职照顾他。为了他高考,我们电视都不看,上学、放学接送,甚至早餐的鸡蛋都是他爸爸剥了递给他吃。可是孩子为什么就不好好学习呢?成绩反而越来越差。接...
孩子是父母的一件作品 在收拾文稿的时候发现了一封写给小儿子的一封信的手稿,有点兴奋。看下面结尾写了就此停键,似乎也是用电脑打过的,但在原电脑里又找不到。但也忘记了这封信是不是寄出了。根据信里对儿子岁数的计算,这封信应该是2001年写的,整整十年啦。当时写这封信的时候,儿子应该还在上海交大读四年级,十年里,儿子已从一个大学生变成了研究生,然后走上了工作岗位,然后成家,今年携妻又远涉重洋去了美国...
寒假快到了,朋友们阖家团聚,同享天伦之乐,共度新春佳节。孩子们也难得有个机会,好好放松一下,一起结伴玩耍。但是,有些家长在假期教育方面却遇到了一些棘手问题。例如,安徽的一位朋友给我写来邮件,“老师,您好!我的孩子今年10岁了,平时特别喜欢玩网络游戏。最近放了寒假更是玩的厉害,每天都要玩上5、6个小时,我要反复催促他才能下网,写作业的时候也都是应付了事,满脑子的游戏,我很担心,可是不知道该怎...
我无数次幻想过未来的模样 前路道长且阻,而我以一腔热血勇敢相迎 2010年冬末,我毅然坐上了北上的火车。那一年,我大四,周身还环绕着梦想的光芒,我无知却无所畏惧,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儿。 我终是不顾父母反对,怀揣着三千元积蓄和暖心的梦想踏上了这一场未知的旅行。 曾经的曾经,我无数次幻想过自己未来的模样。 也许,我能成为一名热心公益,接触形形色色生活在社会底层小人物的记者,又或者做...
家庭与事业的平衡点 我们这里汇集了来自全球各地、孩子年龄不一的几位父亲,对如何平衡家庭与事业的观点,希望被更多不得已错过孩子成长、或时而给自己找借口的爸爸们看到。 Patrick Smith(孩子刚满10个月):“在寻找陪伴孩子和兼顾事业的平衡点时,有件事情经常被不少爸爸忽略,那就是为自己的伴侣分忧。我现在会开始做更多家务活,算是为我妻子过去所做的一切弥补,当然,让我的妻子得到她需要的东西...
文丨杨杰 由一个我们日常生活中很不起眼的小例子开始,为你一层层揭开“教育地图”,静下心,慢慢看…… 逆向提问的回答思路 有位深圳的妈妈对我说,她6岁的儿子看起来总是晕晕乎乎的,说话莫名其妙,有时候会让人哭笑不得。我问她具体的情况,她举了两个例子。 比如,妈妈开车的时候,母子俩曾有这样的对话。 儿子:“妈妈,车灯为什么会闪?” 妈妈:“要变道。” 儿子:“为什么变道就闪呢?” 妈...
给女儿的一封信 亲爱的女儿: 恭喜你成为保送生!爸妈和你一样高兴,为你骄傲、自豪。这是给你十几年努力的回报,也算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。你已走出单纯的中小学时代,即将投入准社会的大学生活。你要离开父母,独立作出许多判断和选择。你将在更优秀的群体中学习生活,必须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把握。 你很幸运,有半年的缓冲期。咱们可以深入总结一下,扬长、补短。以前看来无足轻重的小节,当你向着更高更强的目标迈...
容易惯坏孩子的家教误区 现在的父母在孩子身上花的时间、精力和金钱无疑比过去多得多,也比前辈们更讲民主,但总的来说,孩子却比过去娇纵、难管了。 原因就是,如今,家庭生活方式出现了新的变化,但父母并未及时调整教子方略,另外,各种育儿书刊充斥市场,很多父母生搬硬抄,操作起来似是而非。所以,家庭教育中的一个个新误区便出现了。 误区1:孩子应该放到首位 幸福指向让孩子学会关爱他人 近些年来,孩...